一、背景介绍
针对零工市场存在的匹配效率低、服务不精准、跨区域流动难等痛点,商水县人社局积极探索零工就业服务新路径,通过构建“零工驿站”与“百县用工协作服务中心”双平台联动模式,并配套实施系统性发展规划,为县域就业服务提质升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本地,打造“零工驿站”一站式服务港湾。
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找工作难、权益保障弱”等急难愁盼问题,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矩阵。
线下建“站”,强化便民服务。科学设置信息发布、洽谈休息等功能区,并提供免费充电、热水等暖心服务,将驿站打造成零工群体的“温暖港湾”和可靠据点。
线上搭“台”,实现智能匹配。依托智能服务平台,为求职者与用工方进行精准“画像”,推动“人岗速配”。求职者通过扫码即可24小时浏览岗位、一键投递简历,极大提升了求职便利性与匹配效率。
订单培训,促进无缝衔接。创新“培训+就业”模式,联动24家培训学校与13家县域重点企业,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打通从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放眼区域,构建“百县协作”资源整合枢纽。
为破解县域企业“招工难”与劳动力“输出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成立百县用工协作服务中心,主攻跨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深化区域劳务协作。主动与苏州、南通、无锡及省内漯河、驻马店、商丘等用工需求旺盛地区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共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
推行精准输送模式。采用“驻点招工+定向输送”模式,为商水县重点企业精准引进急需的技能人才,同时有序组织本地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向外转移就业。2025年以来,已成功完成就业输送8300人次,全年计划安置15000人,成效显著。
(三)系统谋划,实施“三年规划”引领长效发展。
为确保零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步制定并发布《商水县零工市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四大举措:
织密服务网络。推动服务下沉,目标是实现“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构建“1(县级总站)+24(乡镇街道驿站)+N(村级服务点)”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全力打造“10分钟就业服务圈”。
强化数字赋能。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完善供求信息动态发布制度,持续提升市场匹配效率与综合服务品质。
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校企协作,共同建设培训与实训双基地,推广工学交替模式,为县域产业发展规模化培育适配技能人才。
扩大协作范围。常态化举办专场招聘、企业走访及“送岗下乡”活动,推动优质就业资源与服务向基层延伸,激发基层就业活力。
三、工作成效
双平台运营与发展规划的落地,有效破解了商水县百万人口大县“找工难”与“招工难”的双重困境,实现了就业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这一模式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便捷、更精准、更有温度的就业服务,也为县域企业提供了更稳定、更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为商水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力根基。
公安机关备案号:410581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