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林州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针对金融案件高发态势,精准发力,多元分流,推动金融纠纷实质性化解。
精准发力,瞄准诉讼案件“高发区”。近年来我市各类金融纠纷数量不断增多,已占到诉讼量近十分之一,且纠纷呈现类型多样化,化解难度大的特点,成为诉讼“大户”和“难户”。为降低万人起诉率、林州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院、司法局、金融服务中心、金监办等部门对金融案件深入研判,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从啃硬骨头开始精准施策、发力破局。
多元分流,打好纠纷化解“组合拳”。一是强化诉前委派调解。成立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入驻市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形成“人民调解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解纷格局。二是加大赋强公证覆盖面。持续开发各商业银行相关业务,为银行办理借款合同的赋强公证,发生债务纠纷时可不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向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减少法院的金融诉讼案件量。目前,中原村镇银行、郑州银行、中原银行已开展公证业务。三是发挥仲裁“一裁终局”作用。设立安阳仲裁委员会林州代办点,倡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仲裁解决方式引入借贷业务中,专业、高效、快捷解决金融纠纷。
无缝衔接,修筑部门协作“快车道”。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金融纠纷领导小组,市委政法委书记、主管金融工作副市长统筹协调,明确各方责任。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自觉防范金融风险,优先采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市法院加强对金融纠纷案件分流指派和研判分析。市司法局加强对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落实调解案件补贴政策,保证调解质量。仲裁机构和公证机构主动对接,宣讲政策,上门服务,确保金融纠纷快速有效化解。截止目前,已调解各类金融纠纷9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