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由来:大海捞针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0-05-29 10:30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俗语“大海捞针”,是用来形容一些难以办到或根本办不到的事。这句话来自一个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秀才两次科考都没考上,心灰意冷的他抱着一线希望,跑到寺院去拜佛抽签,预卜前程。结果得到的签语是“大海捞着针,功名方能成”。他见功名无望,便彻底丧失了信心。

  秀才妻子是个贤惠人,她劝慰丈夫:“胜虽万喜,败也欣然,还是继续苦读,下科再试吧!”对此话,秀才根本听不进去,他口口声声说失败是命中注定的,认为不论如何用功,也是大海捞针枉费功夫。

  妻子不愿丈夫如此颓丧下去,便设法想计策规劝他。一次,她缝衣服,故意让丈夫给她找针,丈夫找不到。妻子说:“好几天没做针线活,我也忘记放哪里了,你再好好找找。”秀才抬头一看,一根穿着白线的针正插在屋内中堂的对联上。他拔出针,一蹦三跳地说:“大海里捞着针了,大海里捞着针了!”因为针正好插在中堂对联的上联“福如东海长流水”的“海”字上。妻子附和着说:“哈哈!真是大海里捞着针了!”

  从此以后,秀才满怀信心刻苦攻读,一举考中解元,后来,又进京考中了进士。

  这海字上插针让丈夫“捞”,是秀才妻子苦心想的妙计良策,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王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