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脚步走出课改之路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14-07-11 10:55  文章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分享: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挑战。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到近现代的班级授课制,再到现在的“高效课堂”,教育正在经历破釜沉舟的革新。我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侯华丽探索出的语文主题学习——《快乐读写1+1课堂学习模式》,形式新颖独特,经过教学实践反复检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侯华丽老师说。

 

课改大探索

 

  课改初期,市二实小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由教体局牵头,把各地专家名师请进来,如山东优秀教师李炳亭、李红霞,北京优秀教师于春祥等,请他们讲学、作课、交流、示范。侯华丽老师先后四次奔赴山东潍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经验。
  学习回来后,侯华丽老师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摸索实践。她和其他老师采用“抱团成长”模式,组成了课改实验小组。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参加学习讨论,雷打不动。围绕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集体讨论解决,然后再实验,如此反复。边实验,边发现,边总结,边提升,边创新,边推广。每周五例会是“教师讲坛”。她根据自己近段时间的读书内容,自定主题,模仿“百家讲坛”的形式和其他老师一起切磋。除此之外,她建立博客,坚持一天一篇博文。最初感觉有点被动,但久而久之却养成了自觉主动地分享博文的习惯。

 

教学新模式

 

  2011年春,侯华丽老师接触到了语文主题学习,开始了和学生们一起读书的实验之旅。
  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借鉴、碰撞与融合的探求过程中,一轮轮的听课评课,一次次课改小组的研讨交流,不断地磨课、练课、改课的实践中,侯华丽发现了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让孩子在课堂上轻轻松松学习语文,快快乐乐学好语文。最终侯华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快乐读写1+1课堂学习模式》——以追求创设学生快乐学习氛围为境界,采用读、写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通过一篇、多篇,一本、多本的主题阅读,培养学生乐写、会写、能写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侯老师将语文教学分为“集中识字”和“单元整体教学法”两部分。一学期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全书的识字教学,用大约2个月的时间平行学完教材和《语文主题丛书》的学习。1/3的时间学教材,2/3的时间组织学生课内阅读。课堂教学分为预习和展示。即预习正课化 ——压缩时间;课外课内化 ——大量阅读;阅读兴趣化 ——读写结合。
  “读是写的积累,写是读的运用。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快乐读写,才能彰显语文课堂本色。”侯华丽老师说,她认为让孩子爱上语文要分三步走,兴趣阅读,写作自主;大量阅读,课堂练笔;广泛阅读,快乐写作。这样学生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语文积淀也就丰厚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成章入口”也就自然地变成出口成章了。
  

效果喜煞人

 

  新课改初期,很多家长质疑课改,认为大量课内阅读占据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间,根基不牢固,如何长成参天大树。侯老师的新模式实行的第一个学期,班里整体成绩有所下滑。但在经历了磨合期后,侯老师和她的学生逐渐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通过大量的课内阅读锻炼了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班内开展背诵古诗词竞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记忆。考试前,老师只需要带着学生集中复习生字词。甚至考前会有两周空余时间,侯老师直接开始下学期生字词的学习。新课改既减轻了侯老师的负担,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班级平均分也达到97分左右。看到这样的成绩,家长纷纷表示支持新课改。
  侯华丽老师的《快乐读写1+1课堂学习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应。侯华丽老师受邀先后到河南漯河,河北临西、武安、保定,广东深圳、佛山,天津,沈阳,内蒙等地作课、交流。特别是在深圳所作的《人和动物那些事儿》一课,得到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的高度评价。在《中国教师报》组织的“中国好课堂”河南赛区的比赛中,她所作的《情归故乡》一课获得特等奖。
  高效课堂和语文主题学习最终实现了完美联姻。侯华丽老师用四句话概括漫漫探索之路:咬定读书不放松,立根原在扎实中。实践活动不间断,阅读效果喜煞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侯华丽老师常提及的一句话。探索新课改,行走在路上。她不是行走的孤独者,而是道路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