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林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安阳市委关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工作要求,围绕项目产业化、消费场景化、服务精细化、品牌矩阵化,持续扩大“红绿蓝”三色文旅优势,文旅市场呈现人气足、消费旺的蓬勃发展态势。上半年,接待游客837.5万人次、旅游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12.5%、21.9%,跻身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100强。
坚持项目产业化,夯实文旅发展根基。一是实景演艺破圈出新。投资5亿元打造的《太行·红日》项目,填补了太行山大型实景演出的市场空白。自4月份运营以来,已商演65场,接待游客8万人次,创收5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围绕诗经文化、殷商文化、淇河文化,在万泉湖推出《爱在殷商》《大商炫舞》等特色演艺,上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综合收入1692万元。二是研学写生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红旗渠国家级研学营地优势,上半年吸引研学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3%。立足石板岩镇独特山水资源,投资3.6亿元新建大型写生基地3处,成为可容纳5000余人的国内最大写生目的地,上半年接待写生游客8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三是民宿产业集群发展。每年整合6000万元扶贫衔接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重点打造太行大峡谷、红旗渠、万泉湖、西部休闲带4个旅游民宿集群,培育石板岩、黄华等8个民宿重点镇。目前民宿总数达到850余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红旗渠人家”民宿65家。四是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依托总投资26亿元的20个在建和谋划文旅项目,积极推动文旅企业纳统入库。截至目前,新入库3家。
坚持消费场景化,释放文旅市场活力。一是注重创意创新。红旗渠景区创新推出“AI在红旗渠”主题活动,融合太行歌舞、铜人演艺、《红旗渠往事》等沉浸式表演,引入宇树机器人、机器狗等元素,以故事性和科技感的互动互融聚人气、添活力、促消费。二是打造全季旅游。精心策划太行大峡谷“太行山花季”“清凉16度”“多情太行?七彩峡谷”“冰雪嘉年华”四季游活动,年均吸引游客65万人次。三是拓展消费空间。落实安阳“文旅+百业”和“夜经济”工作要求,推动文旅“+体育”“+演艺”“+街区”“+康养”融合发展,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目前,石板岩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已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游客喜爱。
坚持服务精细化,提升文旅体验品质。一是畅通交通末梢。新建旅游公路35公里,改扩建景区停车场8个,新增停车位6200个,有效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二是升级智慧系统。在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重点景区建成“五钻级智慧景区”系统,实现线上预约、多语种导览全覆盖,实时发布客流信息,效率提升40%,在假日旅游高峰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丰富文创产品。举办文创设计大赛、非遗征集展示等活动,开发16个系列210种文创旅游产品,建成美术馆5座、非遗文创馆2座,持续扩大“红旗渠礼物”品牌影响力。开展文创产品进景区、进民宿、进商圈等活动,上半年,文创产品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
坚持品牌矩阵化,彰显文旅独特魅力。一是提升品牌重量级。聚焦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国家夜间文旅集聚区、国家等级民宿等国字号品牌创建,完善机制,提升品质,营造氛围,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新IP。二是扩大宣传影响力。成功举办了“红旗渠通水60周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重要活动,《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持续推进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累计参展人数达8万人次。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组织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发挥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优势,着力形成宣传矩阵,“红旗渠旅游”等官方平台粉丝量突破500万。三是拓展市场辐射面。6月7日至14日,成功举办2025年滑翔伞世界杯,吸引了24个国家的130名顶尖运动员参赛。以500公里都市圈为重要客源地,错峰推出促销措施,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聚焦韩国等境外市场,借力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游”提质扩面,现已接待境外游客4.8万人次,全年预计突破12万人次。
林州市将认真落实全省、安阳市文旅大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安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坚定不移走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之路,让“红绿蓝”三色旅游品牌绽放更加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