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4月29日拟对河南国基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铁路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5-04-29 08:48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关于2025429日拟对河南国基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铁路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区拟对河南国基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铁路配件项目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372-6189806(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通讯地址:林州市龙安北路与致远大道交叉口西南380米招商大厦

 编:456550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年产1万吨铁路配件项目

 

安阳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汽配大道西段南侧

 

河南国基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河南安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建设单位拟投资100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铁路配件项目。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租用林州市工务铁路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现有2#厂房进行建设。项目产品主要为渗锌件、达克罗件、喷油件、尼龙产品、绝缘轨距拉杆、橡胶垫板、绝缘夹头夹板等,均属于铁路配件。项目建成后产品产量合计为10000t/a20250224日,该项目经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创新发展局备案,备案编号:2502-410574-04-02-615555。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或淘汰类,属于允许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营运期:

1.废气:主要包括注塑、热压、调胶、涂胶以及保温固化,达克罗涂液涂覆、甩干、烘干,喷油,热洁炉加热,电阻炉热处理等工序废气;热洁炉加热燃料燃烧废气、渗锌炉加热及渗锌烘干工序废气;抛丸、切割工序废气;渗锌线振动筛工序废气等。注塑、热压、调胶、涂胶以及保温固化,达克罗涂液涂覆、甩干、烘干,喷油,热洁炉加热,电阻炉热处理等工序废气,采用1集气设施+油烟净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1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热洁炉燃料使用天然气,安装低氮燃烧器,燃烧废气进入DA001排放抛丸、切割工序废气和渗锌线振动筛工序废气,采用2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然后通过1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渗锌炉及烘干炉燃料使用天然气,安装低氮燃烧器,燃烧废气进入1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排放。经治理后,大气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2.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冷却废水、渗锌件水洗废水、达克罗涂覆缸清洗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尼龙产品冷却废水冷却水池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定期更换产生的冷却废水用于厂区洒水抑尘。渗锌件水洗废水经板框压滤机处理后,重新回到水洗槽重复利用,定期补充损耗。达克罗涂覆缸清洗废水在清洗池自然风干。项目废水均不外排。

3.噪声:本次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和废气治理设施风机,噪声源在75~85dBA),采取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后经预测可知,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中一般固体废物不合格品、边角料、除尘灰、废除尘滤袋、废渗锌材料和废锌粉等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外售综合利用;废钝化液桶和废淬火液桶等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交由原厂家回收利用。危险废物中废刷子、无铬达克罗涂液沉渣、钝化液沉渣、废切削液、废涂料桶、废胶桶、废切削液桶、废防锈油桶、油烟净化装置油污等经分类收集密闭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单位处置;废活性炭由专业单位负责更换并直接拉走,废活性炭不在厂区暂存;废催化剂由原厂家回收,不在厂区存放。危险废物处置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5.环境风险:项目运营期主要风险物质为天然气、无铬达克罗涂液、切削液、防锈油、甲醇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液体存放区地面硬化,做防渗措施,设置围堰。并配置备用收集容器和干燥砂土等吸附材料。天然气输送管道阀门处及使用环节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危废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在危废间分区储存,并按要求进行危废台账记录、转移记录等。车间符合防火要求,禁止明火,配套相应的灭火装置等。建立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制定环境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事故情形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员工培训。